Friday, September 7, 2012

滇派玉雕韵味渐浓

滇派玉雕韵味渐浓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这首《题郑宁夫玉轩诗卷》虽是以玉言诗,却也道出了传承几千年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云南玉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400年多年前,孔雀石、白玉手镯等富有云南特色的工艺品已经登上大雅之堂.

  以玉雕起步较早的腾冲为例,《徐霞客游记》不仅记载了徐霞客于公元1639年造访腾冲与翡翠密切接触的史实,还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做了细致描述.腾冲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非但腾冲,解放前的昆明正义路附近同样是‘家家磨玉石,处处闻几声’.” 云南省珠宝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贞昆介绍:“虽然目前云南的玉雕人才匮乏,但良好的资源禀赋吸引了河南、广州、上海、福建等一大批人才来滇发展.从全省来看,玉雕人才大概50%集中在瑞丽,10%在腾冲,有6%在昆明,其余的分散在其他州市.”

  作为云南玉雕师聚集地的瑞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师.他们把瑞丽当做创意设计的艺术殿堂,形成了集南北玉雕工艺流派之长的“瑞丽工”,成为全国玉雕界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

  付学立就是其中的代表.2011年获评“云南玉雕大师”的付学立,生于河南洛阳,在深圳打拼几年后,于1996年来到昆明,后又坐上了前往瑞丽的班车.原始野性的美、淳朴的民风、丰富的玉石资源,吸引付学立扎下根来.他的作品既有河南、广东等地的刀法,又融入了浓郁的云南特色.

  非但外省而来的玉雕师在云南找到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于丰也、杨树明等一批本土的玉雕师同样在这里雕出精彩人生.1983年出生,年仅29岁的于丰也,已拥有“中国青年翡翠艺术家”、“中华艺雕大师”等头衔,斩获了“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玉雕神工奖创新金奖”、“玉雕神工奖创新金奖”等奖项.

  未来的云南玉雕,将在更高的舞台上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记者 殷雷 报道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TAG:滇派玉雕韵味渐浓 翡翠 翡翠手镯 中国翡翠网 翡翠新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