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徐 蕾

  近日,全国各地的春拍相继落幕。上周一件拍出3亿元天价的定窑“美人枕”,尽管配上了热释光报告,依旧被众多行家视为假拍、拍假,并成为了社会话题。其实,“美人枕”并非孤案,在交易额巨大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中,浮躁、投机心态越来越重,导致市场常常出现拍卖闹剧,甚至还有价格过亿的假货。

  假,其实包含两种“假”,一是“拍假”,二是“假拍”。“拍假”,就是拍卖赝品。比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2.2亿元汉代玉凳等事件。针对“拍假”情况,只要拍卖行提高鉴定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外拍卖行如佳士得、苏富比会采取严格手段防止“拍假”,通过技术手段、专家一票否决等多重手段来筛选掉赝品。

  而“假拍”,则比“拍假”更为严重。以“美人枕”事件为例,这件拍品虽然拍出3.5亿港元的天价,后来却被曝光买家卖家均是同一家,甚至还有很多业内专家直言这件拍品绝对是赝品,使得这场天价拍卖变成一场闹剧,后果就是炒作了市场,带来了泡沫,造成了虚假繁荣和信用危机。

  其实“美人枕”究竟是真是假,并非如此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种种乱象是否能得到治理。拍卖业的“假拍”“拍假”问题如不能通过法律途径和行业自律加以有效约束,必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乃至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治理乱象不仅要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约束,构建鉴定行业的诚信体系,更需要在拍卖业开展一场实实在在的“打假”。

  来源:南昌日报




TAG:艺术品拍卖业需要一场深度打假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指纹浏览器定制开发全面助力企业安全与智能升级

跨境电商资讯:一文带你走进亚马逊19大海

利用 Google 购物广告促进销量的初学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