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都斯坦玉器:痕玉定睛知有形

痕都斯坦玉器:痕玉定睛知有形

乾隆痕都斯坦玉盖杯 乾隆痕都斯坦玉盖杯 乾隆痕都斯坦玉碗 乾隆痕都斯坦玉碗

  ■王家年

  痕都斯坦玉器,简称痕玉,是指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西部,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一器一色,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

  痕都斯坦玉器有食器与杂器两大类,食器有碗、杯、盘、壶等,杂器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炉等。痕都斯坦玉器的形制也比较特殊,常以动物和花形构成,有的器物完全就是一朵盛开的花或一片橄榄叶,器柄处多圆雕成花苞或缠枝的茎叶,如葵瓣盘、莲花式碗。还有采用不同的兽耳或兽角作造型,逼真细腻,新颖奇特。耳足、耳柄多呈对称性布局。器底和足多外撇。

  从玉料上看,痕玉所使用的暗灰色的玉料和近似碧玉的玉料,是当地独有的玉种。碧玉的特点均匀,花纹要浅一些。所用的白玉,为新疆上好的白玉料。造型上,以橄榄式碗和杯子为主要造型。纹饰上,多采用植物纹,最明显的特征受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及风俗习惯的影响,花草以莨、苕、莲为主。莲”是陆生的西番莲“与铁线莲。组合花中常见菊花,还有葵花、折枝花、蕉叶、凤尾草、狗尾草等。

  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食具可以避毒,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壶等饮食器皿,装饰很有当地文化特点,在器壁上镶嵌金、银细丝及红、绿、黄、蓝等各色宝石或玻璃;花纹装饰多为植物花叶,以莨苕、西番莲和铁线莲为主;用异色宝石嵌现动物眼睛等。还采用水磨技术,胎体透薄,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一说。

  清乾隆时,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这些“西番作”玉器吸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风格的玉器。这些中西结合的玉器直接影响了中国玉器的制作风格,近现代玉器炉瓶大多造型是中式的,而装饰纹样是西式的,犹如中西结合的民国家具,说明了痕都斯坦玉的影响力。

  痕玉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花叶纹以剔地阳纹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纹,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艺术表现效果,所以器物皆磨去琢痕,碾琢极细,乾隆皇帝曾咏诗“细如发毛理,浑无斧凿痕”,对雕工高度赞誉。痕玉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这种新颖的玉器,胎体薄,拿在手上又轻又巧,有轻若浮云之感。乾隆皇帝称赞的那样:“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薄于纸更轻于铢”、“抚外影瞻内”。放在水上能漂动,不会沉入水中,故被人称为“水上漂”。

  清宫所藏痕都斯坦旧玉器有两种,一种为当年输入,另一种为宫内工匠仿制。尽管乾隆皇帝认为痕玉“制薄如织,良工巧匠,非中原玉人所能仿佛也。”但为满足自己的玩赏兴趣,仍然命造办处如意馆极力仿制,制品多刻年款,被称为“西番作”。

  乾隆皇帝非常爱玉,朝廷为制玉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王。乾隆本人不仅收藏玉器,而且亲自参与鉴别,对于得到的珍贵之器,每每要题诗赞咏。乾隆亲自过问玉作的技术力量的选配,在他的直接倡导下,宫廷内许多画家为玉作进行图稿设计,使玉雕的艺术表现力得到高度的发展。乾隆时代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玉雕作品,有些还借鉴了痕都斯坦玉的雕琢方法,使得玉器形制表现更加艺术化。

  乾隆帝曾多次作诗赞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也有记载“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可见乾隆帝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来源:姑苏晚报




TAG:痕都斯坦玉器:痕玉定睛知有形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指纹浏览器定制开发全面助力企业安全与智能升级

跨境电商资讯:一文带你走进亚马逊19大海

利用 Google 购物广告促进销量的初学者指南